园区企业走进“东阳光药业” 9月 4, 2021 9月2日上午,城东U谷组织园区企业开展“走进东阳光药业”对接活动,吸引生物产业园及孵化器内企业共计15家4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由园区副总经理吴鹏禄带队,学习“东阳光药业”在医药领域先进的生产工艺及管理流程,并帮助园区企业进行资源对接。 走进大型企业,帮助入孵企业打通与大企业的对话渠道,已经是园区常规化、常态化举办的孵化服务活动之一。园区先后组织入孵企业前往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交流。通过高效对接服务,实现生物医药企业之间的“全产业链”支持,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01 东阳光宜都基地展厅 第一站,来到东阳光宜都基地的展厅。 “东阳光宜都基地”的办公室主任范鹏飞十分欢迎各企业家朋友来宜昌东阳光药业参观考察。在一期东二门外,范主任详细向各企业家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市场规模、细分市场以及宜都基地的分布和产业布局相关情况。 东阳光宜都基地 范鹏飞介绍集团情况 东阳光集团是一个从事生物医药、健康养生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大型股份制企业,目前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研的国家一类新药项目50多个,共有23个新药项目进入了临床阶段,目前有9个品种正在开展2/3期临床,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抗丙肝新药依米他韦于2020年上市。 其中宜都基地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性价比最高的铝电解电容器用中高压化成箔生产基地,占据全球中高压化成箔50%以上的市场份额。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品质最优、技术水平最高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生产基地,占据全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原料药65%以上的市场份额。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流感治疗物–磷酸奥司他韦(可威)国家战略储备及军需特供品生产基地。建成了胰岛素全系列产品的产业化基地。 展厅内 产品展示 在展厅内,范主任向各企业家一一展示了由该公司生产的生化发酵药、化学合成药、生物药以及消费类产品的产品特点及市场占有份额。目前9个药品已被纳入国家集采。化学合成药-磷酸奥司他韦(可威)是世卫组织推荐的防控流感用药;生物药-甘精胰岛素注射药、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将于2021年底在国内获批上市。 在产品展示区,各企业家对展柜内蝙蝠蛾幼虫循环工艺、冬虫夏草抚育工艺表示浓厚兴趣。据范主任介绍,宜都基地已经建成了世界首创的仿生态繁育冬草夏草产业化基地,第一次实现了冬虫夏草重金属含量不超标。现一、二、三期总产能可达65吨,其有效成份与西藏野生冬虫夏草完全一致。 仿生态种植的冬虫夏草 02 生化制工药车间 第二站,来到生化制工药车间。 生化制工药车间是东阳光宜都基地规模最大的一个工厂,其中已自主研发投入使用的非标设备发酵罐,是全球单体最大的发酵罐,容量约300立方。 当天,宜都的天气虽然炎热,但丝毫没有减弱各企业家参观的热情。各企业家全神贯注投入参观,车间拍照、组团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学习交流东阳光药业先进生产工艺和流程。 参观生化制工药 生产车间 03 原料药生产基地 第三站,来到原料药生产基地。 “东阳光宜都基地”的原料药生产基地全部建成后,可生产约25个品种的原料药、仿制药,提升在抗病毒、内分泌、心脑血管等多个疾病治疗领域的生产能力,提升国内原料药的整体技术水平。最终年产能可达100吨原料药的规模,销售收入6.5亿元,新增就业500人。 宜昌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注于抗病毒、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疗领域产品开发、生产及销售的中国制药企业,在中国生产、推广及销售合共33款医药产品,并于中国建立庞大的产品分销网络。 园区举办此类相关活动,旨在帮助园区创新创业企业全面了解大企业创新战略方向,对接行业资源,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入孵企业带来新增量新发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实现双赢。接下来,园区也将组织更多科技企业,如生物农业、医疗器械、智慧医疗等领域,对接大企、对接高校等活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参观考察队在东阳光 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形式丰富、内容务实,赢得了生物产业园领导以及园区各企业家的一致好评。今后,园区将继续坚守产业方向,在完善园区品质、不断优化服务上下功夫,尽全力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孵化平台,为地方经济增添活力。 城东U谷总占地318亩,总建筑规模30万平方米,是由宜昌欣扬孵化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开发运营。其中宜昌生物医药孵化器是宜昌首个生物医药类专业孵化平台,现已评定为国家级专业孵化器。